肺血管内皮屏障功能障碍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最新研究进展
周高生;王小亭;刘大为;肺脏拥有全身最丰富的毛细血管及最大面积的内皮,是脓毒症最易受损的靶器官之一,急性肺损伤(ALI)可发生在脓毒症的早期阶段。肺脏作为重要的氧输送器官,与其它器官存在广泛的交互作用,脓毒症发生肺损伤后加重其它器官功能障碍,最终增加患者死亡率。弥漫性肺血管内皮细胞(VEC)激活和/或功能障碍不仅引起脓毒症ALI,而且由于器官交互作用导致脑、肾、心脏等肺外器官的损伤,加剧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本文将VEC功能障碍与脓毒症ALI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综述。
David手术在主动脉根部病变中的应用
刘朝兵;张松林;孙来龙;穆宝雪;晏明;主动脉根部替换术是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病变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最佳治疗方式,其中David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经典手术方式之一。David手术是在进行解剖性主动脉根部重建的基础上,保留患者的主动脉瓣,并对其进行修复和重新植入。本研究采用人工血管外套主动脉根部行David手术,该术式通过调整主动脉瓣叶的对合情况,消除瓣膜的返流,其严密的缝合技术还可减少术后出血,避免产生终身抗凝和机械瓣膜相关并发症,保证持久的主动脉瓣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改良“三明治”在根部受累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刘朝兵;张松林;孙来龙;穆宝雪;晏明;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发病凶险,手术风险大,后遗症及死亡率高。主动脉根部受累是外科处理的难点,针对受累主动脉根部,根部置换术是最彻底的治疗方式,但是手术操作复杂且止血困难。采用主动脉瓣交界悬吊、动脉外膜内翻缝合以及“三明治”技术为代表的保留主动脉瓣根部成形术依然存在止血困难及窦部残留假腔的风险。本文介绍改良“三明治”技术治疗主动脉根部受累的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保留并重建主动脉窦和窦管交界主动脉瓣环结构及瓣叶运动,有利于消除主动脉窦部夹层,止血更容易,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体外膈肌起搏器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巍;万晓蓉;吴苒苒;吴迪;张青;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呼吸机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0月就诊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的重症肺炎且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是否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分为对照组(n=50)和治疗组(n=50),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根据是否撤机成功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呼吸机撤机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1.47±0.17)cm vs (1.34±0.15)cm]、膈肌增厚率[(38.64±6.37)%vs (29.68±5.61)%]及撤机成功率(88.00%vs 72.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7.14±5.24) d vs (21.92±4.85) d]、ICU住院时间[(19.80±5.55) d vs (24.24±5.88) d]及28天内死亡率(8.00%vs 24.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29,95%CI:1.018,1.254)、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OR=1.272,95%CI:1.097,1.406)、氧合指数(P/F)(OR=0.971,95%CI:0.949,0.994)、治疗前膈肌移动度(OR=0.002,95%CI:0.000,0.645)、治疗后膈肌移动度(OR=0.046,95%CI:0.006,0.340)是撤机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体外膈肌起搏器可以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年龄、APACHEⅡ评分、P/F、治疗前膈肌移动度及治疗后膈肌移动度是呼吸机撤机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
中药补骨脂抗肿瘤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学农;王燕燕;吴英华;罗尚文;中药补骨脂(Fructus psoraleae)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广泛用于许多传统中医药配方中。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补骨脂中含多种抗肿瘤活性成分,包括补骨脂素、补骨脂定、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查尔酮和补骨脂酚等;对肺癌、肝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增殖抑制作用。本文简要介绍补骨脂中抗肿瘤活性成分,并对主要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抗肿瘤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开发应用前景,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中药补骨脂的抗肿瘤作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牛膝-补骨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周大标;吴冰心;汪松林;吴钒;李志钢;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牛膝-补骨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TCMID等中药数据平台筛选“牛膝-补骨脂”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在GenCards、OMIM等数据库查询与PMOP相关的基因,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查询对应靶点基因名,Cytoscape 3.8.2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STRING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最后运用R软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牛膝-补骨脂治疗PMOP的作用机制。结果: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52个牛膝-补骨脂的有效共同活性成分和135个相应靶点。PPI网络图显示,主要涉及AKT1、TNF、ESR1、JUN等蛋白基因。GO功能富集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涉及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激活信号通路、糖尿病的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多糖、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结论:牛膝-补骨脂中的活性成分主要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炎、抗衰老、抗氧化等作用治疗PMOP。
辅助性T细胞亚群分化机制及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唐洁;蒲姝陶;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来源于胸腺的CD4+真T细胞,在不同强度抗原刺激、不同细胞因子以及其他一些内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分化出的多个功能亚群的混合体。这些功能亚群根据其激活所需的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的不同细胞因子和归巢受体而定义。它们在机体感染、炎症反应、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将就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机制、临床意义做一综述。
重症蜂蛰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汪静;目的:分析重症蜂蛰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2018年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1例蜂蛰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最终结局,分为死亡组(12例)和存活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创面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蜂蛰伤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蜂蛰伤好发于8月~11月,平均年龄为58.29±16.34岁。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更大,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胡蜂比例、创面数、蛰伤到治疗的时间、基础疾病情况、尿液异常比例、白细胞、血小板、肌酸激酶(CK)、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和肌酐(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P=0.012,OR=1.683,95%CI=1.0271563)是重症蜂蛰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蜂蛰伤患者预后较差,年龄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毒蛇致伤临床诊治专家共识
朱元州 ;杜宇 ;荣霞 ;目前蛇咬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各地毒蛇种类较多且蛇毒毒素成分复杂,尚缺乏快速区分毒蛇种类与蛇毒成分的有效方法。因此,对于毒蛇致伤患者的诊断和救治仍存在一定问题,近年来关于毒蛇致伤诊治方面的文献虽时有报道,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日益更新,毒蛇致伤的临床诊治方法需要更新。为此,湖北省中毒与职业病救治联盟连同国内多家医疗机构,综合相关专家的学术和临床经验起草本专家共识,并和部分毒蛇致伤高发地区的临床专家实战运用,最后提交本共识专家委员会讨论通过,就毒蛇咬伤的临床诊治规范达成共识。本文旨在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对毒蛇致伤患者做出实用可行的评估与治疗方案。
睡眠剥夺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杨丽丽;张晓爽;解雅英;睡眠在维持正常的学习和记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当前世界范围内睡眠不足问题非常普遍,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机体功能紊乱,引发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关于睡眠不足影响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尚不明确。最新研究表明睡眠剥夺会通过诱导异常自噬损伤海马神经元结构、基因组转录和翻译,调控cPKCγ-Ng信号通路、调节突触可塑性等机制损害学习记忆。急性短期睡眠剥夺还可通过诱导早期生长应答因子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增加老年大鼠海马纺锤波数量等机制改善学习记忆。本文拟就睡眠剥夺对学习记忆的优劣影响及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关玉龙;邓帆;周怡坤;王小琴;糖尿病肾病是临床中较棘手的内科顽疾之一,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及渐进性肾功能损害,晚期出现严重肾衰竭。其发病率与日俱增,逐渐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和探寻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方法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已有的关于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和方法进而综合论述本病的中医学源流、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总结和发现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肾病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思路和方法。